望 奎 县 中 医 院
WangK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
icine Hospita
l
 

欢迎光临望奎县中医院【官网】

重要通知丨2020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鉴定工作开始啦

浏览数:600 

广大城乡居民


2020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鉴定工作将于2020年1月13日—1月20日开展,请大家按照下表到指定医院进行鉴定。

鉴定地点:望奎县中医院门诊综合楼二楼体检中心

1月13

望奎镇

1月14

莲花镇

1月15

通江镇

1月16日

先锋镇

1月17日

惠七镇

1月18日

灵山乡

1月19日

厢白乡
1月20日后三乡
鉴定地点:望奎县人民医院西厢房二楼健康体检中心

1月13

东郊镇

1月14

海丰镇

1月15

火箭镇(含富源)

1月16日

灯塔镇(含敏三)

1月17日

恭六乡

1月18日

东升乡

1月19日

卫星镇
1月20日社   区


鉴定携带资料:

1、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2、社保卡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3、近期一寸带姓名的彩色照片2张

4、近期住院病志和近期检查报告单


全县2020年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鉴定工作实施方案


全县2020年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门诊慢性病鉴定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绥化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绥化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管理办法>的通知》(绥医保发〔2019〕59号)有关规定,为切实保障全县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慢性病患者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顺利组织实施2020年全县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慢性病鉴定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严谨负责的原则,对全县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中符合全市20种规定病种的门诊慢性病患者,组织开展鉴定,更好地保障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权益,进一步规范全县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管理,稳步提高参保人员门诊保障水平,减轻门诊医疗费用负担。

二、申报对象

全县所有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必须经过统一组织的慢性病鉴定,符合门诊慢性病病种范围和鉴定标准的,经鉴定合格后才能享受慢性病待遇。从2020年起,将启用新版《望奎县职工门诊慢性病诊疗手册》、《望奎县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诊疗手册》,以往年度发放的《门诊慢性病诊疗手册》停止使用(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鉴定合格的慢病患者更换发放)

(一)新申报人员

经二级以上医院诊治,符合门诊慢性病病种范围,需要长期门诊用药治疗的全县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患者(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二)复核人员

既往通过审批,已经享受慢性病门诊待遇的所有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慢性病患者且尚在待遇期的。

2019年已经鉴定合格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不参加本次鉴定。由县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中心与县扶贫办提供的数据比对,非因自然减少情况的慢性病患者继续享受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待遇。

三、实施步骤

2020年度全县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人口慢性病鉴定工作自2020年1月2日起启动,分为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0年1月2日——2020年1月20日)。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组织宣传慢性病鉴定政策,并告知鉴定时间、地点和所需携带资料,确保覆盖面达到100%。本次鉴定未能参加鉴定的,参加下次慢性病鉴定。参保人员同时患多种慢性病的,自选申报1—2种,鉴定通过只能享受一种慢性病待遇。门诊慢性病每年鉴定四次(一般情况下安排在每年3月初前5个工作日、6月初前5个工作日、9月初前5个工作日和12月初前5个工作日进行。2020年3月不再鉴定),每季度一次,上季度鉴定通过的下季度享受待遇,第四季度通过的次年初享受待遇。待遇期满后重新进行鉴定。65周岁(含)以上除活动性肺结核、房颤、股骨头坏死、慢性肝炎、胃溃疡外的慢性病患者在慢病有效期满后免于再次鉴定,但应在每个有效期满前向医保经办机构提供其生存的有效证明。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0年1月6日——1月12日)。

1、城镇职工鉴定时间(2020年1月6日—1月12日)

时间

病种

鉴定地点

病种

鉴定地点

1月6日

——

1月12日

脑血管病后遗症

(合并肢体功能障碍)

高血压

(Ⅲ期以上)

慢性阻塞性肺病

冠心病

(心功能不全3级以上)

糖尿病合并症

慢性肾功能不全

(Ⅲ期以上)

系统性红斑狼疮

房颤

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心力衰竭)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股骨头坏死

风湿性心脏病

(心功能不全3级以上)

活动性结核病

胃溃疡

再生障碍性贫血

肝硬化失代偿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

(有严重肢体功能障碍)

脑瘫

慢性肝炎

强直性脊柱炎

2、城乡居民鉴定时间(2020年1月13日—1月20日)

时间

乡镇

鉴定地点

乡镇

鉴定地点

1月13日

东郊镇

望奎镇

1月14日

海丰镇

莲花镇

1月15日

火箭镇(含富源)

通江镇

1月16日

灯塔镇(含敏三)

先锋镇

1月17日

恭六乡

惠七镇

1月18日

东升乡

灵山乡

1月19日

卫星镇

厢白乡

1月20日

社   区

后三乡

(三)鉴定程序

医生填写信息、贴照片报专家组审核后开具相关检查单→患者到相关科室检查→相关检查结束后,将鉴定表交回医院→专家组作出鉴定结论→鉴定合格的公示一周→公示无异议由鉴定医院填写慢性病手册后连同电子版交县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中心报县医疗保障局备案。

申请人按照鉴定要求提供相应的病历及相关材料(诊断书、出院小结、检验检查报告单、近期疾病诊治的病史资料、本人身份证及社保卡复印件1份、近期一寸带姓名彩色照片2张、既往有《慢性病诊疗手册》的必须携带《慢性病诊疗手册》)。鉴定费用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四)专家组确定。门诊慢性病鉴定专家组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组成,按申报病种种类随机抽取不少于3名专家,组成鉴定小组进行鉴定。

(五)公示确定阶段。按照鉴定专家组鉴定结果,第一时间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村委会所在地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一周。公示有异议的,可于结果公示之日起10日内提出复审申请,县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中心组织专家二次鉴定,第二次鉴定结果作为本年度最终鉴定结果。鉴定结果通过的,鉴定费用由原鉴定机构承担,鉴定结果未通过的,鉴定费用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六)核发《慢病诊疗手册》。经公示无异议的,由县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中心组织定点医疗机构及时发放到位。

(七)鉴定资料留存。门诊慢性病鉴定结果和有关材料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按照鉴定合格和不合格分类统一保管,建立档案,不返还申报人员。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承担鉴定合格和不合格人员咨询和解释工作。

四、待遇政策

(一)门诊慢性病种类及鉴定标准

一是纳入医疗保险统筹支付的门诊慢性病种类及鉴定标准,由绥化市医疗保障局根据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和参保人员的需求确定。鉴于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及保障能力的不同,门诊慢性病待遇分别设立。

二是门诊慢性病共20种:高血压(Ⅲ期以上)、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3级以上)、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3级以上)、脑血管病后遗症(合并肢体功能障碍)、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Ⅲ期以上)、糖尿病合并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活动性结核病、房颤、慢性阻塞性肺病、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慢性肝炎、脑瘫、胃溃疡。

三是门诊慢性病实行分类管理、病种准入、定点医疗制度。

(二)门诊慢性病资格

门诊慢性病申请人须按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并正常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经过统一鉴定,符合门诊慢性病病种范围和鉴定标准的,获得门诊慢性病资格。

(三) 门诊慢性病医疗待遇

一是职工待遇:慢性病门诊统筹不设起付线,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按70%执行。

二是居民待遇:慢性病门诊统筹不设起付线,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70%,贫困人口报销比例75%。

三是门诊慢性病费用计入年度统筹基金支付限额。

(四)门诊慢性病实行限额管理

一是限额标准是指一个年度内核准病种统筹基金支付的最高数额(详见门诊慢性病医疗费基金限额支付待遇表)。限额支付指标当年有效。超过年度基金支付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由个人支付。

二是门诊慢性病年度限额标准,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保基金支付能力、慢性病门诊费用情况及个人实际负担水平等因素,适当时机进行调整。

(五) 门诊慢性病 诊疗购药管理

一是门诊慢性病人员需到定点医疗机构或已经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并与“金保系统”实现有效衔接的定点零售药店(以下简称慢性病定点药店)诊疗购药。

二是长期居住外地的门诊慢性病人员,可在居住地选择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并报县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中心备案。在居住地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门诊慢性病费用,能刷卡即时结算的刷卡进行结算,不能刷卡即时结算的先由个人垫付,定期凭购药发票到县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中心按规定报销。

三是门诊慢性病人员凭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医师处方在定点医疗机构或慢性病定点药店诊疗购药,诊疗购药仅限核定的病种。超过核定病种范围的诊疗、药品费用,不予支付。

四是定点医疗机构和慢性病定点药店医师应根据门诊慢性病人员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录入医保信息系统,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

五是门诊慢性病用药实行处方管理,定点医疗机构和慢性病定点药店要严格执行医保协议,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开具处方,对高血压(Ⅲ期以上)、糖尿病合并症、冠心病(心功能不全3级以上)、脑血管后遗症(合并肢体功能障碍)等4类门诊慢性病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和慢性病定点药店一次可开具12周以内相关药品。慢性病患者原则上在定点医疗机构慢性病定点药店购买治疗病情有关药品,并刷卡结算,因药品不足等特殊情况,患者可以持定点医院执业医师开具处方,经县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中心批准备案后进行外配购药。门诊慢性病统筹基金限额限当年使用,年末统一清零。

六是门诊慢性病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和慢性病定点药店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药费用即时结算,应由个人支付的,本人结算,应由统筹基金支付的,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垫付。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依据医保协议与当地医保经办机构结算费用。

(六)门诊慢性病监管和惩戒

一是县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中心对门诊慢性病医药费用采取智能审核、人工复审和组织第三方专家评审等方式进行审核,定点医疗机构和慢性病定点药店应积极配合。

审核内容:医药费用是否与核准病种有关;处方、诊疗项目及费用明细是否与病历医嘱、检查检验报告单相符合;不按照“三项目录”标准和规定的比例结算的费用,不得纳入统筹基金支付;用于帮助诊断的相关检查费用以及为防止并发症的相关预防性用药费用,不得纳入统筹基金支付。

二是门诊慢性病人员一个年度内未发生医药费,经县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中心核实,取消其慢性病资格。

三是在门诊慢性病鉴定过程中,参保人员弄虚作假的,鉴定结果无效,两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四是参保人员将本人社会保障卡及门诊慢性病医疗证件转借他人或冒用他人社会保障卡及门诊慢性病医疗证件,套取医保基金的,追回经济损失,取消其门诊慢性病待遇,两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五是享受慢性病门诊待遇的参保人员在待遇期间死亡的,由参保人员所在单位或其直系亲属到县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中心申请注销慢性病门诊待遇,如在参保人员死亡后出现盗刷医保卡等违法行为,县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中心将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六是对医患串通弄虚作假,套取医保基金及药品、串换药品等违反医疗保险管理规定的,追回医保基金,对参保人员暂停待遇六个月直至取消资格,两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对有关工作人员按规定处理。

七是执业医师在对参保人员申报材料审核、出具诊断结论以及在对门诊慢性病患者身份核对、开具处方等方面弄虚作假,违反规定的,对执业医师及定点医疗机构按医疗服务协议及有关规定处理,并记入信用档案。

五、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全县2020年度慢性病鉴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副县长王淑谧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县医疗保障局局长李凌宇同志担任,成员由县医疗保障局分管副局长、县人民医院院长和县中医院院长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唐浩同志兼任,具体负责推进慢性病鉴定工作。县人民医院、中医院要成立慢病鉴定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明确工作任务、流程、时间,落实落靠责任,确保按期完成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慢性病鉴定工作。县医疗保障局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二)严格执行工作程序。严格执行慢性病鉴定工作流程,不得简化。申请表要填写完整,档案要规范整理。患者自身提供的近期检查报告单,可作为鉴定依据的,不得再做重复检查。对卧床患者,在农村居住的村级要提供卧床证明和现场视频,在城内居住的由慢病鉴定工作人员现场查看。在鉴定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检查费、鉴定费用由申请人自行支付。

(三)严肃工作纪律。此次鉴定既涉及到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又涉及医保资金安全使用。一定要高度重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鉴定工作有序开展。专家组成员要客观公正作出鉴定结论,不受外界干扰,对每一个鉴定结论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严禁任何人说情、打招呼。专家组成员有亲属参加慢病鉴定的要在鉴定过程中回避。对发生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不按标准鉴定的医务人员,取消当年医保处方核销权限,情节严重的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附件:1.望奎县职工门诊慢性病统筹基金年度支付限额标准

2.望奎县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统筹基金年度支付限额标准

3.望奎县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鉴定标准


望奎县医疗保障局
2019年12月2 日

附件1

望奎县职工门诊慢性病统筹基金年度支付限额标准

序号

病     种

统筹金支付限额(元)

1

脑血管病后遗症(合并肢体功能障碍)

3000

2

肝硬化失代偿期

3000

3

糖尿病合并症

3000

4

系统性红斑狼疮

3000

5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3000

6

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3级以上)

3000

7

再生障碍性贫血

3000

8

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严重肢体功能障碍)

3000

9

慢性阻塞性肺病

3000

10

房颤

3000

11

高血压(Ⅲ期以上

3000

12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3级以上)

3000

13

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

3000

14

慢性肾功能不全(Ⅲ期以上

3000

15

股骨头坏死

3000

16

活动性结核病

3000

17

慢性肝炎

3000

18

强直性脊柱炎

3000

19

脑瘫

3000

20

胃溃疡

3000

附件2

望奎县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统筹基金年度支付限额

序号

病     种

统筹金支付限额(元)

1

脑血管病后遗症(合并肢体功能障碍)

2000

2

肝硬化失代偿期

2000

3

糖尿病合并症

1000

4

系统性红斑狼疮

1000

5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1000

6

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3级以上)

1000

7

再生障碍性贫血

1000

8

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严重肢体功能障碍)

1000

9

慢性阻塞性肺病

1000

10

房颤

1000

11

高血压(Ⅲ期以上

500

12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3级以上)

500

13

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

500

14

慢性肾功能不全(Ⅲ期以上

500

15

股骨头坏死

500

16

活动性结核病

500

17

慢性肝炎

500

18

强直性脊柱炎

500

19

脑瘫

500

20

胃溃疡

500

绥化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鉴定标准

一、脑血管病后遗症(合并肢体功能障碍)

鉴定标准:有脑缺血性、出血性疾病史,且须经过半年以上系统治疗的,有确切的影像学诊断(CT或MRI)及临床诊断依据,患者须具备以下主要条件一条或次要条件二条,方可符合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病鉴定标准。    (一)主要条件:    1.具有特殊治疗者中的一条或全瘫;    2.肢体瘫痪程度中一个部位肌力<3级;    3.肌张力障碍程度中一个部位肌张力≥Ⅲ级或二个部位肌张力Ⅱ级;    4.非瘫痪性运动障碍(共济运动失调)程度中一个部位障碍,且影响生活能力;    5.语言障碍类型为感觉性失语或混合性失语;    6.吞咽障碍程度中吞咽困难,伴营养不良;    7.视力障碍程度为皮质盲;    8.智能障碍程度中伴强哭强笑或交流困难以及影响生活能力或二便失控;    9.癫痫程度中有癫痫反复发作史并给予抗癫治疗。    (二)次要条件:    1.肢体瘫痪程度中一个部位肌力3-5级;    2.肌张力障碍程度中一个部位肌张力Ⅱ级;    3.非瘫痪性运动障碍(共济运动失调)程度中有二个部位障碍,但影响生活能力不明显;    4.语言障碍类型为运动性失语;    5.步行障碍程度中为偏瘫步态;    6.有吞咽困难;    7.有智能障碍;    8.有癫痫反复发作史,但无正规抗癫治疗。鉴定资料:1.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住院病史资料;2.头颅CT或核磁检查报告单;3.急性脑出血或脑梗的门诊病历资料。

鉴定有效期:5年

二、肝硬化失代偿期

鉴定标准:有二级以上医院肝硬化明确诊断的住院病史,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者,符合肝硬化慢性病鉴定标准。
(一)有肝硬化的表现:
1.有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或代谢性脂肪肝、肝豆状核变性、长期饮酒等相关病史;
2.有肝功能减退(纳差、乏力、腹胀、出血倾向、皮肤色素沉着、肝掌、蜘蛛痣和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和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
3.脾大、腹水;
4.肝功能明显异常: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升高,白蛋白下降,白蛋白/球蛋白(A/G)比例异常,凝血功能异常;
5.影像学检查有肝硬化表现:肝脏体积缩小,左右肝叶比例失调,肝外形不规则。脾增大,门静脉>1.2cm,脾脏厚度>4cm;脾静脉和门静脉直径增宽等;
(二)有肝硬化病史并有肝硬化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性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等。

鉴定资料:

1.二级以上医院有肝硬化明确诊断的住院病历;
2.肝功能、全血细胞计数、血凝分析检查报告单;
3.肝B超或CT、MRI等检查报告单;
4.胃镜提示有食管静脉曲张。

鉴定有效期:3年

三、糖尿病合并症

    鉴定标准:有一年以上糖尿病治疗或治疗史,因长期血糖高引发眼底、肾脏、病足等糖尿病特有的器质性改变,即并发下列2-5条中的一条及一条以上,方可符合糖尿病并发症的慢性病鉴定标准。
    1.有一年以上糖尿病治疗或治疗史;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Ⅱ期以上(二级以上医院眼底照相或眼底造影可见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新生血管等)或由糖尿病引起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野检查有扇形视野缺损)或黄斑中重度水肿(眼底荧光造影有荧光渗漏);
    3.糖尿病肾病:有蛋白尿,或住院期间微量白蛋白测试微量蛋白≥200mg/24h);需连续测定3次,2次阳性者诊断;或同时存在眼底病变亦可诊断;
    4.糖尿病足≥Ⅲ期(湿性坏疽、干性坏疽或混合性坏疽)或由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闭塞(下肢血管彩超或血管造影);
    5.糖尿病引发大血管病变:在排出高血压等其他疾病引发大血管病变的情况下,如判断是因糖尿病引起的冠心病且病症已达到冠心病的慢性病鉴定标准,或脑血管意外且病症已达到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慢性病鉴定标准,即可视为糖尿病并发症。

    鉴定资料:

    1.餐后2小时静脉血糖或随机静脉血糖检查报告单;
    2.尿常规检查报告单;
    3.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报告单;
    4.肾功能检查报告单;
    5.眼底照相或眼底荧光报告单;
    6.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动脉、静脉血管报告单;
    7.破溃足行X光拍片检查报告单;
    8.糖尿病史住院病历。

鉴定有效期:3年

    四、严重精神障碍疾病

    鉴定标准:

    1.提供近3年在专科医院住院病历以及3年以内的在专科医院门诊诊疗记录、用药发票。经专科医生诊断为中重度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障碍)、焦虑症、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2.经过系统治疗,精神症状仍无法有效控制,目前仍需药物长期治疗者;
    3.目前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生活自理能力缺乏者;
    4.目前精神病性症状表现危险或冲动行为者;
    5.目前精神病性症状严重影响职业劳动能力者。
注:1.以上必须具有第1条和第2条以及第2-5条中的一条以上,方可符合精神病慢性病鉴定标准。2.精神病体检实行专家双人复核。

鉴定资料:

    1.精神病专科医院相关住院病史资料或近三年的精神病门诊治疗、用药记录;
    2.精神病相关检查报告单;
    3.常用精神状况评定量表。

鉴定有效期:2年

    五、系统性红斑狼疮

    鉴定标准:有二级以上医院明确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住院病史及相关检查单,临床已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有下列并发症两个以上者,抗ds—DNA抗体阳性,即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病鉴定标准。
    1.眼底表现:如出血、视乳头水肿等;
    2.癫痫发作、精神异常、脑血管病;
    3.多关节炎、关节痛;
    4.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肾活检组织的活动性病变;
    5.胸膜炎、心包炎;
    6.肺间质性改变;
    7.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
    8.慢性肝功能损害;
    9.关节炎: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更多的外周关节,有压痛、肿或积液;
    10.肾脏病变:尿蛋白>0.5g/24h或+++,或管型(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或混合管型);
    11.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病,除外药物或已知的代谢紊乱;
    12.血液学疾病: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
    13.免疫学异常:抗ds-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或抗磷脂抗体阳性(包括抗心磷脂抗体、或狼疮抗凝物、或至少持续6个月的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三者中具备一项阳性)。

鉴定资料:
1、二级以上医院的住院病史资料;
2、肝功、肾功、血沉、ANA、ds-DNA、ENA-Ab、抗“0”、B27、RF、CRF等相关检查报告单。
鉴定有效期:5年

六、房颤

鉴定标准:有一年以上房颤病史,动态心电图或一月内心电图提示持续性房颤,心脏超声检查可有附壁血栓形成表现,可符合房颤慢性病鉴定标准。
鉴定资料: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脏超声;2.二级以上医院门诊或住院病史资料。
鉴定有效期:3年

七、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
鉴定标准:必须具备前三条以及第四条1—4中的一条以上者,但应与冠状动脉粥状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风心病)及原发性心肌病等心脏疾患相鉴别,方可符合肺源性心脏病慢性病鉴定标准。
    (一)病史: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结核、肺纤维化、胸膜炎、脓胸、胸廓畸形或肺血管畸形病史,因而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等表现。
    (二)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心悸、浮肿、少尿、腹胀等症状。
    (三)体格检查:紫绀、浮肿或黄疸、颈静脉怒张或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心界向右扩大、P2亢进、剑突下波动、肝脏增大、腹水征(+)、有双下肢浮肿等。
    (四)结合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必须符合以下其中一条:
    1.心电图心向量图:肺型“P”波,提示右心肥厚;
    2.胸片:提示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增宽、右心增大;
    3.心脏彩超:提示右心增大、右心肥厚;
    4.肺纤维化,肺阻抗血流图、肺功能检查示右心功能不全或肺HRCT示有肺气肿表现,有肺动脉高压或有右室肥大表现。
鉴定资料:1.有肺心病明确诊断的住院病历;2.心电图或胸片、心脏彩超报告单;3.肺阻抗血流图、肺功能检查报告单。
鉴定有效期:5年

八、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严重肢体功能障碍)
鉴定标准:符合以下第一条临床症状7项中4项及以上,明确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第1至第4项病程至少持续6周),并有下列第二条并发症之一者符合类风湿慢性病鉴定标准。
    (一)临床症状:
    1.关节内或周围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
    2.至少同时有3个关节区软组织肿或积液;
    3.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区中,至少1个关节区肿胀或畸形;
    4.对称性关节炎;
    5.有类风湿结节;
    6.血清RF阳性(所用方法正常人群中不超过5%阳性);
    7.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狭窄)。
   (二)主要并发症:
    1.主要关节(双手、双足、双膝等)强直、脱位,功能受限(关节功能至少Ⅱ级或以上:即可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和某种职业工作,但参与其他项目活动受限);
    2.肺间质性改变;
    3.心脏受累(如心包炎);
    4.神经系统病变(神经受压);
    5.干燥综合症。
鉴定资料:1.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明确诊断的住院相关病史资料;2.炎症风湿三项;3.抗环瓜氨酸肽抗体;4.红细胞沉降率;5.X片报告单。
鉴定有效期:5

九、再生障碍性贫血
鉴定标准:1.有二级以上医院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明确住院诊断;2.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有条件者做骨髓活检,可见造血组织均匀减少;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5.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无肝、脾肿大体征。
鉴定资料:1.二级以上医院明确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住院病历;2.骨髓细胞学检查报告单。
鉴定有效期:3年

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鉴定标准: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明确住院诊断,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具备以下6条的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慢性病鉴定标准(1-4条为必备条件)。
    1.根据患者年龄,是否有吸烟、职业粉尘暴露史及家族遗传史;
    2.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的相关症状,并有进行性加重;
    3.查体有桶状胸、呼吸变浅,频率增快。口唇发绀,语颤减弱,双肺叩诊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期延长、部分病人可闻及干湿罗音。
    4.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肺功能FEV1/FVC<70%者,可确定为持续气流受限。同时排除其他已知病因或具有特征病理表现的其他气流受限疾病。
    5.X线、CT检查提示有肺过度充气征象,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重症患者提示呼吸衰竭;
    6.对有危险因素,有临床症状体征者,如缺乏肺功能检查,可做临床诊断。

鉴定资料:1.有明确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资料;2.肺功能检查报告单;3.心电图;4.胸部X线片及胸部HRCT报告单。

鉴定有效期:5年


十一、高血压(III期以上)

鉴定标准:有一年以上高血压治疗或诊疗史,因长期高血压并引发有心、脑、肾、血管的靶器官损害,即并发下列2-7条中一条及以上的并发症,方可符合高血压慢性病鉴定标准:

1.有一年以上高血压治疗或诊疗史;

2.高血压视网膜病变≥Ⅲ级,眼底照相示火焰状出血、絮状渗出,特殊情况参考眼底镜检查或眼底荧光造影;

3.心脏轻度肥厚增大或左心室肥厚扩大(心电图、X光片示左心室肥厚或左心增大、心脏彩超示左室后壁及室间隔≥12mm);

4.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在前,且病症已达到冠心病的慢性病鉴定标准(隐匿型、心绞痛型除外);

5.肾损害:有蛋白尿24小时微量蛋白或肾功能损害,住院期间微量白蛋白测试微量蛋白≥200mg /24h(需连续测定3次,2次阳性者诊断);血肌酐≥121(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早期肾损害等检查);

6.引起急性脑血管意外(脑梗或脑出血)或脑血管造影血管狭窄程度≥70%(有CT、MRI等影像学依据);MRI示点状缺血灶除外;

7.高血压引发夹层动脉瘤。

鉴定资料:1.心电图、立体心电图、动态血压检查报告单等;2.B超、眼底照相或眼底荧光报告单;3.胸片、心脏或头颅CT或MRI检查报告单;4.肾功能损害时的相关临床检验指标。
鉴定有效期:5年


十二、慢性肝炎

鉴定标准:符合以下1、2、3即可诊断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6个月或丙肝抗体阳性>6个月;
2.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排除其他原因有明显慢性肝炎、肝病症状和体征(常有乏力、厌油、肝区不适等症状和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面部、胸部毛细血管扩张、肝大质地偏硬、脾大等体征);
3.肝功能检查:ALT反复和/或持续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A/G蛋白比例失常,γ-球蛋白升高和/或胆红素长期或反复异常;
4.HBV-DNA或HCV-RNA检查:血清HBV-DNA阳性或HCV-RNA阳性;
5.B超提示肝脏光点增多或增粗。
鉴定资料:1.乙肝两对半检查单或丙肝抗体检查单;2.肝功能检查报告单;3.HBV-DNA或HCV-RNA检查报告单;4.肝、胆、脾B超或CT等相关检查报告单;5.必要时肝脏病理检查报告单。
鉴定有效期:3年


十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3级以上)

鉴定标准:住院病史中有冠心病明确诊断,属其中以下类型冠心病以及扩张性心肌病:
(一)心绞痛型伴以下情况:
1.已行PTCA术、支架术或搭桥术后;
2.符合冠心病诊断,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脉CT检查示主要冠状动脉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程度≥70%,或单只冠状动脉闭塞,符合手术指征但未行手术。
(二)缺血性心肌病型:心脏增大伴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以上)或伴心律失常(24小时动态心电室早≥500次、室速、多形室早、频发室早、二联律、三联律、房颤),以当次检查为主,结合既往病史。
(三)心肌梗死型。
(四)冠心病伴心律失常(24小时动态心电室早≥500次、室速、多形室早、频发室早、二联律、三联律、房颤)。以当次检查为主,结合既往病史。
(五)猝死型。
注:根据住院病史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X光片、心脏彩超、立体心电图),符合上述类型冠心病之一的典型指征。
扩张型心肌病:结合心电图、胸片等辅助检查,以二级以上医院住院病历为准。

鉴定资料:1.心电图、心脏彩超或心脏正、侧位胸片;2.冠脉CT或冠脉造影术报告单;3.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运动平板报告单;4.二级以上医院住院病史资料。
鉴定有效期:5年


十四、慢性肾功能不全(III期以上)

鉴定标准:
一、有二级以上医院慢性肾脏病三期及以上的住院相关病史并符合以下三条:
1、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伴或不伴肾功能损害;
2、尿检异常: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g,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管型尿,或影像学检查提示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3、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73m2(一月内两次以上结果)。
注:第3条为必备条件。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门诊非透析治疗:有慢性肾脏病病史,符合《内科学第七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肾功肌酐>177umol/L(或eGFR<45ml/min/1.73m2),即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及eGFR<15ml/min/1.73m2,即诊断尿毒症的患者,因各种原因未作透析治疗的。
鉴定资料:1.二级以上医院慢性肾脏病三期及以上的住院相关病史资料;2.尿常规、尿红细胞计数、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检查报告单,或B超、CT或造影提示泌尿系统结构异常;3.肾功能检查报告单,eGFR<60ml/min/1.73m2(一月内两次以上结果)。(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门诊非透析治疗。
鉴定有效期:5年


十五、活动性结核病

鉴定标准:

1、症状:咳嗽、咳痰≥2周,或痰中带血或咯血为肺结核可疑症状。

2、体征: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当病变累及范围较大时,局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及管状呼吸音,合并感染或合并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及湿性啰音。

3、影像学检查:肺部CT报告结果符合肺结核诊断

4、 细菌学检查

a) 涂片显微镜检查阳性;

b)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

c)典型的结核病变由融合的上皮样细胞结节组成,中心为干酪样坏死,周边可见郎罕多核巨细胞,外层为淋巴细胞浸润和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

5、免疫学检查

a)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中度阳性或强阳性。

b)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

c)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

6、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病变,也可以抽吸分泌物、刷检及活检。

经鉴别诊断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同时符合下列项目之一者:

a) 具备影像学诊断及体征者;

b) 具备影像学诊断及涂片显微镜检查阳性者;

c) 具备影像学诊断及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者;

d) 具备影像学诊断中任一条及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者;

e) 具备影像学诊断及符合支气管镜检查者可诊断为气管、支气管结核;

f) 具备结核性胸膜炎影像学诊断和胸水为渗出液、腺苷脱氨酶升高,同时

具备免疫学检查诊断任一条者,可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有二级以上医院住院病史资料同时符合以上1、2、3即可诊断肺结核或符合6同时符合a、b、c、d、e、f任一项者也可诊断。
鉴定资料:相关检查检验项目:1.住院病史资料 2.肺部CT 3.结核分枝杆菌涂片 4.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 5.结核病组织病理检查 6.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7.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 8.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

鉴定有效期:2


十六、强直性脊柱炎

鉴定标准:关节炎表现,可累及任何关节,以脊柱关节受累为主。
诊断标准:

(1)骶髂关节改变:骶髂关节可有三期改变:

①早期:关节边缘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加宽。
②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骨质腐蚀与致密增生交错,呈锯齿状。  

③晚期:关节间隙消失,有骨小梁通过,呈骨性融合。

(2)脊柱改变:病变发展到中、晚期可见到:

①韧带骨赘(即椎间盘纤维环骨化)形成,甚至呈竹节状脊柱融合。  
②方形椎。
③普遍骨质疏松。
④关节突关节的腐蚀、狭窄、骨性强直。
⑤椎旁韧带骨化,以黄韧带、棘间韧带和椎间纤维环的骨化最常见(晚期呈竹节样脊柱)。
⑥脊柱畸形,包括:腰椎和颈椎前凸消失或后凸;胸椎生理性后凸加大,驼背畸形多发生在腰段和下胸段。
⑦椎间盘、椎弓和椎体的疲劳性骨折和寰枢椎半脱位。
  (3)髋膝关节改变:髋关节受累常为双侧,早期骨质疏松、闭孔缩小、关节囊膨胀;中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囊性改变或髋臼外缘和股骨头边缘骨质增生(韧带骨赘形成);晚期见关节间隙消失,有骨小梁通过,关节呈骨性强直。
  (4)肌腱附着点的改变:多为双侧性,早期见骨质浸润致密和表面腐蚀,晚期可见韧带骨赘形成(骨质疏松、边缘不整)。
鉴定资料:相关检查检验项目:(1)查体,脊柱活动受限。(2bl27阳性。(3)x线片(骶髋关节受累)。(4)脊柱x线竹节样改变。具备(1)+(2)或(1)+(3)或(1)+(4)即可诊断。
鉴定有效期:5


十七、股骨头坏死

鉴定标准:
(1)主要标准 :
①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以腹股沟和臀部、大腿部位为主关节痛,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有髋部外伤史、皮质类固醇应用史、酗酒史。
②X线片改变:股骨头塌陷,不伴关节间隙变窄;
股骨头内有分界的硬化带;软骨下骨有透X线带(新月征,软骨下骨折)。
③核素扫描示股骨头内热区中有冷区。
④股骨头MRI的T1加权相呈带状低信号(带状类型)或T2加权相有双线征。
⑤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有骨髓坏死。
(2)次要标准:
①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囊性变或斑点状硬化,股骨头外上部变扁。
②核素骨扫描示冷区或热区。
③MRI显示等质或异质低信号强度而无T1相的带状类型。
符合两条或两条以上主要标准可确定。符合一条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阳性数≥4(至少包括一种X线片阳性改变),
也可确定。
鉴定资料:X光和MRI检查
鉴定有效期:3


十八、脑瘫

鉴定标准:诊断脑瘫需要满足四项必要条件及两项参考指标:
四项必要条件:

1、运动发育落后和运动姿势异常;
2、肌张力出现异常;
3、神经反射异常;

4、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

两项参考条件:

1存在相关病因:如早产、缺氧等;

2影像学诊断或电生理辅助检查诊断:如头颅CT或核磁共振等。

其他辅助表现:智力低下、癫痫、眼部疾患如斜视、屈光不正、视野缺损、眼球震颤等,其他还有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等。

鉴定资料:二级以上医院脑瘫的住院相关病史资料。
鉴定有效期:3


十九、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3级以上)。

鉴定标准:

具备第1、2、3、4或第5项。

1.符合风湿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

2.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以上),心脏超声提示心脏射血分数<40%;

3.心界扩大,听诊肺部啰音以及单个或多个瓣膜听诊区器质性杂音,可伴有房颤、房室传导阻滞等心电图改变;

4.心脏超声提示左房增大,二尖瓣狭窄,伴或不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三尖瓣狭窄或合并关闭不全;

5.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鉴定资料:

1.心电图、心脏彩超或心脏正、侧位胸片;2.二级以上医院住院病史资料。

鉴定有效期:5


二十、胃溃疡

鉴定标准:经钡透、X光拍片或胃镜检查有溃疡活动性病变,临床有明显自觉症状。
1、诊断标准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常与季节变化、精神因素、饮食不当有关;或长期服用能致溃疡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2)上腹隐痛、灼痛或钝痛,服用碱性药物后缓解。典型胃溃疡常于剑突下偏左,好发于餐后半小时到1~2小时。疼痛常伴反酸嗳气。
(3)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及粘膜皱襞集中等直接征象。单纯局部压痛,激惹变形等间接征象仅作参考。
(4)胃镜检查,可于胃部见圆或椭圆、底部平整、边缘整齐的溃疡。根据溃疡面所见,可分为:
①活动期:溃疡面为灰白或褐色苔膜覆盖,边缘肿胀,色泽红润、光滑而柔软。
②愈合期:苔膜变薄,溃疡缩小,其周围可见粘膜上皮再生的红晕;或溃疡面几乎消失,其上有极少的薄苔。③瘢痕期:溃疡面白苔已消失,变成红色充血的瘢痕;可见皱襞集中。
具备以上(1)、(2)、(3)或(1)、(2)、(4)项者可作胃溃疡诊断。
鉴定资料:提供X光钡透或胃镜检查片
鉴定有效期:2


院内新闻
【新闻中心】